◎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聯準會多數決策者應該及早體認這點,否則在經濟接近充分就業、資產價格處於高檔的情況下,若持續採取激進的貨幣立場,有可能會導致經濟與金融不平衡,進而削弱了聯準會力保的經濟復甦。
網路就像是一片仍待開發的宇宙,我們可以去到任何一個所知的地方,但是多的是我們所不知道的角落,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無法探索的角落就如同未知的黑夜一樣漆黑,那就是「暗網」。同時,書中也讓我們看到,面對勒索軟體的步步入侵,許多人卻還未有所警覺
他們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走進駭客的生活 《勒索軟體狩獵團》一書中,作者親自走訪一群畢生志業就是要與網路犯罪份子作戰的「狩獵團」。他們不像俄羅斯那些日進斗金、名車代步的網路犯罪集團,也不是那種躲在碉堡不見天日的人,狩獵團成員分散在世界各地,有些人有著資安領域的正職,有些人與執法單位合作,也有些人就只是在正職工作之外兼差,有的人則是足不出戶。同時,書中也讓我們看到,面對勒索軟體的步步入侵,許多人卻還未有所警覺。因此,資安戰爭逐漸演變成了政府間的角力。
微軟曾提出報告指出,網路攻擊最主要的國家就是俄羅斯、北韓、伊朗、中國,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只要對象不是在自己國家,甚至最好是對敵對國家,政府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像在書中指出,俄羅斯犯罪集團成員其實根本就和國家情治單位有關聯,也就會協助國家情治單位竊取資訊,打擊敵對國家。可是其實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這是全世界的政府都得面對的課題。如前述的例子中,以葛來儀的話攻擊民進黨,就能讓原本彼此信任的民進黨與美國之間產生一些嫌隙或猜忌,進而引發分裂。
畢竟,如果沒有翻牆看到中國境外的新聞,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少看了什麼,更不會知道事件的全貌跟自己的認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而現在,我們看到台灣被建立了許多奇怪的敘事。在香港反送中期間,中國官媒把整件事情包裝成香港的「廢青」,因為不滿住房問題而把反感發洩到香港政府頭上,就是這種戰術的具體應用。舉例來說,例如西方許多媒體透過衛星影像、實地拍攝等方式證實新疆存在許多「再教育營」,使用高壓管束的方式關押與「再教育」許多新疆人,但中國永遠都矢口否認,甚至抹黑美國也有人權問題。
疫苗不足就怪政府,疫苗充足卻散播疫苗謠言,降低施打率。如果今天我們身處中國境內,只能看中國官媒的新聞聯播,一路以來都看不到香港人的五大訴求,也看不到暴力的港警,我們很有可能一樣會進入中國的敘事當中。
以反送中的案例來說,中國大量使用了「扭曲框架」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進行操作。面對這些扭曲的說法,總是會有人打死不退,不斷主張與中國不同的論述。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讓異議人士或批評中國的人閉嘴以後,自然就會減少批判中國的聲音。更不用說各種缺蛋、政府貪腐等等論述,都可以看見這些資訊遭到扭曲、散播,進而造成社會的分裂,打擊民眾對於民主的信心。
同時,中國也不會只從單一個管道發起攻擊,透過像是在地代理人、親中媒體、Line群組、內容農場等各式管道,不斷重複敘述中國的敘事,人們就會進入「睡眠者效應(Sleep Effect)」,誤以為真。如果沒有去追查原文,或是對於全貌有完整的脈絡,就容易被中國方面扭曲的框架誤導而對事實有錯誤的認知。一個不團結的社會,就難以抵禦不同話術帶來的欺騙。近期,葛來儀等三位學者在Foreign Affairs投書討論如何威懾中國,中國方面就單獨擷取其中建議賴清德凍結台獨黨綱的片段大肆炒作,無視於其他的段落,不斷聲稱美國反對台獨等,連葛來儀都站出來澄清這樣的說法是斷章取義。
這五種戰術,事實上也被中國用於對台灣以及對國際的宣傳。有時候,也可以用一些論述強化社會之間的猜忌,加劇社會的分裂。
透過扭曲的框架,改變人們對事實的認知。如直接反駁對方有憑有據的指控,或是直接詆毀提出批評的人。
如在反送中期間,中國對於香港抗議的報導裡面完全沒有香港的五大訴求,香港人和平上街、港警暴力的鏡頭也完全不報導,反而放大香港愛國派對於抗議民眾的反感,把這些聲音形塑為整個香港的聲音。最後,如果敵人組成了強大的盟友,那麼就可以用一些論述分裂(Divide)他們。通常會用類似Whataboutlism的方式,反過來質問「那這個又如何」,或是提出新的因果關係,分散人們的注意力。維持多元、健全的媒體才能強化自身免疫力 破解這些敘事不是沒有辦法,但施行起來相當困難。只要看懂這五種戰法,我們也能進一步拆解出需要注意的點,或是可能反擊的方式。中國介選的五種步數 第一種戰法是Dismiss,反駁。
但偏偏,這些資訊操弄的關鍵正在於略去特定事實而「裁切出有問題的敘事框架」。這些扭曲的框架,通常還會搭配第三種戰法:Distract,分散注意力。
在過往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台灣政府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加上良好的防疫作為,讓民眾能盡可能保持健康,但卻被指責造成許多人死亡這五種戰術,事實上也被中國用於對台灣以及對國際的宣傳。
但偏偏,這些資訊操弄的關鍵正在於略去特定事實而「裁切出有問題的敘事框架」。只要看懂這五種戰法,我們也能進一步拆解出需要注意的點,或是可能反擊的方式。
面對這些人,就會採用Dismay(沮喪)的方式,威脅事件的批評者或敘述者。如果沒有去追查原文,或是對於全貌有完整的脈絡,就容易被中國方面扭曲的框架誤導而對事實有錯誤的認知。比如中國反過來把美國的政治人物或像台灣的蕭美琴列為制裁對象加以威脅,或是面對異議人士,把他的家人抓起來威脅他等等。更不用說各種缺蛋、政府貪腐等等論述,都可以看見這些資訊遭到扭曲、散播,進而造成社會的分裂,打擊民眾對於民主的信心。
以反送中的案例來說,中國大量使用了「扭曲框架」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進行操作。中國介選的五種步數 第一種戰法是Dismiss,反駁。
這些扭曲的框架,通常還會搭配第三種戰法:Distract,分散注意力。近期,葛來儀等三位學者在Foreign Affairs投書討論如何威懾中國,中國方面就單獨擷取其中建議賴清德凍結台獨黨綱的片段大肆炒作,無視於其他的段落,不斷聲稱美國反對台獨等,連葛來儀都站出來澄清這樣的說法是斷章取義。
文:林雨蒼(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 隨著台灣總統大選逐漸白熱化,中國的介選作為也越來越明顯。透過扭曲的框架,改變人們對事實的認知。
如在反送中期間,中國對於香港抗議的報導裡面完全沒有香港的五大訴求,香港人和平上街、港警暴力的鏡頭也完全不報導,反而放大香港愛國派對於抗議民眾的反感,把這些聲音形塑為整個香港的聲音。慢慢地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影響,進入中國的敘事當中,難以自拔。如前述的例子中,以葛來儀的話攻擊民進黨,就能讓原本彼此信任的民進黨與美國之間產生一些嫌隙或猜忌,進而引發分裂。有時候,也可以用一些論述強化社會之間的猜忌,加劇社會的分裂。
舉例來說,例如西方許多媒體透過衛星影像、實地拍攝等方式證實新疆存在許多「再教育營」,使用高壓管束的方式關押與「再教育」許多新疆人,但中國永遠都矢口否認,甚至抹黑美國也有人權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讓異議人士或批評中國的人閉嘴以後,自然就會減少批判中國的聲音。
一個不團結的社會,就難以抵禦不同話術帶來的欺騙。最後,如果敵人組成了強大的盟友,那麼就可以用一些論述分裂(Divide)他們。
而現在,我們看到台灣被建立了許多奇怪的敘事。通常會用類似Whataboutlism的方式,反過來質問「那這個又如何」,或是提出新的因果關係,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8: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8:35天狐定制
2025-04-05 18:05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8天狐定制
2025-04-05 17:40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3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7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2天狐定制
2025-04-05 16:54天狐定制
2025-04-05 16:09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